郑军,男,苗族,1983年11月生,中共党员,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先进金属材料绿色制备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筹)副主任、现代表界面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真空镀膜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稀土学会合金铸造专委会委员、中国航天表面工程工艺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等。2019年12月作为高层次人才由航天五院引入至安徽工业大学,迅速实现了从一名航天科技工作者到高校教师的转变,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教学:加强思想引领
作为曾经的航天人,作为我国空间站、探月工程、北斗导航、高分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空间运动机构润滑主管设计师,郑军特别重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成为大学教师的郑军视教学是件极愉快的事,认为大学教师要有专业探索精神,要冲破以教材、课堂、教师为中心的樊篱,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生活和情感的积累,并为他们生命成长与成才奠基。“以社会当课堂而不是以课堂当社会”,他如是告诉学生。他每天在网上浏览本学科国内外最新动态,并随时下载供师生掌握国际前沿的信息。他教过的学生都会说,郑老师的课信息量大,内容纵横捭阖,案例丰富,既能学到知识,又能锻炼能力。
繁忙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工作使他和学生交流的机会变少了很多。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郑军挤出时间和学生交流。在他的办公室经常会看到一副这样的画面:三、五个学生或坐或站围在一个笔记本电脑前,郑军站在旁边耐心地给他们指导。不论是给本科生或是研究生上课,还是指导研究生,郑军都是这样竭尽全力。
在他看来,大学教师的特长不仅要在比较高的知识层次上教授他们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还要立足课程,注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拓展同学们的视野,他邀请以前的同事、航天五院专家雷占许来校作《讲好航天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专题报告,师生反响热烈。他在自己负责教学的2门本科生课程和1门硕士生课程教学工作中,将多年来从事航天工作的具体案例以及钱学森、孙家栋等科学家的事迹融入到专业课堂教学中。入校两年来,他指导的硕士研究生2人获一等学业奖学金;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多项,获2021年“挑战杯”省赛一等奖、国赛三等奖、2022年第九届“青苗杯”金奖、2020年“互联网+”省赛铜奖,获安徽工业大学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
科研:聚焦“卡脖子”技术
郑军说:“上讲台是传授专业知识,走下讲台搞科研是为了更好地走上讲台。”走下讲台的他除了备课,便驰骋在科学研究中。他带队多次走访了国防军工单位和国内知名大型央企,紧密结合学校学科建设,布局重点科研方向,拓展合作领域,聚焦“卡脖子”技术。与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联合开发的新型高能脉冲溅射技术,攻克了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沉积效率低,放电不稳定的难题,已应用到探月工程钻取采样机构,提升了空间用活动零部件的使用可靠性及服役寿命;突破了难加工材料切削加工的瓶颈,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相关成果获得2020年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目前,郑军主持安徽省重点研发项目2项(含省级军民融合项目1项,共100万元),主持横向项目15项(其中500万以上1项,80万以上5项),合同额累计超过1200万元,涉及航天、兵器、航空等国防领域以及氢能、5G新能源等民用行业。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航发集团、中国航空集团、国家电投集团等央企建立了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他还利用个人长期在军工系统工作及从事军工科研的经验,组织团队老师申报军工项目,获批装备预研项目1项、省级军民融合项目1项、航发集团产学研项目1项,累计批复经费306万元。
愿景:打造人才培养高地
郑军惜时如金。在他的日程表上,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也找不到“休息”和“空闲”这样的字眼。他不仅要考虑他的科研成果推广应用,还要考虑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水平。在先进金属材料绿色制备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和安徽省实验室筹建期间,郑军作为实验室副主任主要负责平台建设。通过技术论证,他大胆引进了激光脉冲电弧沉积系统、多腔室PVD研发平台、真空球盘摩擦实验机等一系列高端实验仪器设备。
他深知,要想促进学科更好更快发展和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必须引进一批学术骨干,打造优势团队。他通过内引外联,引进了资格教授刘兴光、资格副教授丁继成等海外博士,资格教授赵栋才等高端装备研发人才,增强了实验室的研发能力,助推学术人才培养、学科方向凝炼和科研精品生产。郑军还依托教育部实验室应用基础研究优势,借助学术团队的带动辐射作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与芜湖舜富精密压铸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高质量铝合金压铸模具,为新能源汽车和5G通讯产业轻量化产品的发展提供关键支撑。在他大力支持下,实验室与薄膜电容器产业代表企业安徽赛富电子有限公司和安徽飞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先后获批安徽省高校协同创新项目和省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项目,攻克薄膜电容器在设计和实际生产中的工艺、设备和可靠性低的现实问题。
郑军说,他将继续醉心教育教学、潜心钻研、搞好教学,愿甘为人梯、默默奉献、教书育人,愿在教师生涯中踏一路脚印,洒一路汗水,播一路希望……。